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发帖
首页红包中心
系统
2024-01-21
系统
2024-01-21
系统
2023-06-25
系统
2023-06-25
系统
2023-06-25
系统
2023-06-24
系统
2023-05-24
系统
2023-05-24
系统
2023-05-22
系统
2023-05-22
系统
2023-05-20
系统
2023-05-20
系统
2023-05-15
系统
2023-04-21
系统
2023-04-20
系统
2023-04-20
系统
2023-04-19
系统
2023-04-18
系统
2023-04-15
系统
2023-04-14
系统
2023-04-13
系统
2023-04-02
系统
2023-04-02
系统
2023-03-24
系统
2023-03-23
系统
2023-03-23
系统
2023-03-23
系统
2023-03-23
系统
2023-03-18
系统
2023-03-18
查看: 2050|回复: 52

[分享] 只说对了一半——论隆中对的一些问题

[复制链接]
亲密认证6
鲜花(47) 鸡蛋(1)
TA的专栏
发表于 2021-10-20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公元206年冬至208年春,颠沛流离的刘玄德,总算是在新野有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但这位坚毅的英雄面临的前景并不妙,刘表的荆州之地虽然暂且安身,但是面临这极其险恶的环境,曹操于北面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南下。而占据要地的刘表徒有其表,不思进取,于此绝地,早晚会成为他人之鱼肉,而自己归于何处,有无未来,都是一个残酷的未知数……
不久在徐庶建议下,三次到隆中拜访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见,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此地北控汉,沔而睡。资源丰富,东连吴郡,会稽郡,西通巴蜀,是兵家必争之地,刘表却无力统治,所以非刘玄德主公不可。为上天之恩赐。以此为基地,可以看准时机进取益州巴蜀之地。这里关塞险要,沃野千里。自然条件优越,汉高祖曾经再一次成就帝业。而益州牧刘璋昏聩无能,张鲁北据汉中,虽说安定,但不知道爱惜人民,所以有智谋才能的人都希望得到贤明的君主。而刘备则是汉朝皇室后代,威信义气闻名于天下。按此战略走,据有荆州,益州之地,西面南面与少数民族处理好关系,对外与孙权结盟,对内改善政治。静观其变,如有异动,则可派一名大将率领荆州之军队向南阳,洛阳进军。而刘备则亲率益州军队出击秦川,老百姓必定担食壶浆来欢迎王师。进而霸业已成,天下大定,汉家王朝也可以复兴。
这是一个精彩而又严谨的分析。其主旨分四点一、东联孙权,“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二、占据荆州,“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
三、占据益州,“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四、荆州、益州出兵以争天下,“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听到此论的刘备豁然开朗,当即恳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大业。后来的行动证明,刘备非常认真的履行着诸葛亮的隆中对大战略。在曹操南下后,刘备东联孙权,赢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从而赢得了喘息之机。随后又占据荆州南边四郡,后又从东吴手中“借”得南郡,进而三分荆州有其一,从而有了立足之地。第三部西取益州,公元211年刘备入川,取雒城,破成都,又和曹操在争取汉中的战役中取胜。这样,隆中对的前三步,完美的走完了。三国的局面正式形成,三方势力互相牵制,互相抵触,谁也灭不了谁。接下来,就要走第四布了,安定势力范围,静观其变。可是瞬间形式急转直下。公元219年,七月刘备称汉中王,八月,关羽率军攻樊城,斩庞德,擒于禁,中原震动,结果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孙吴吕蒙突袭江陵,守将傅士仁,糜芳开城投降,十一月,关羽败走麦城,十二月,关羽被孙吴大将潘璋擒获,随即被杀。荆州在不到半年时间全部沦陷。蜀汉顿时处于极其严重的尴尬境地,刘备气急败坏,急忙称帝,讨伐孙吴,力图夺回荆州。公元221年车骑将军张飞被部下所杀,刘备进军秭归。孙吴大将陆逊迎战。222年。六月进兵夷陵猇亭,结果火烧连营。惨败而归。蜀汉一败江陵,再败夷陵,成了最大的输家,从此隆中对中的荆州益州互为表里的战略优势丧失殆尽!而在政治上也顶着背信弃义撕毁联盟的的口实。造成了本来就脆弱的吴蜀联盟的巨大伤害。从此蜀汉实际掌权者诸葛亮等人只能靠着数次从蜀道出发,进行北伐。来徒劳的弥补隆中对的残缺。直到蜀汉的灭亡……



是什么造成了本来一片大好的形式突然会急转直下呢?1700年来可谓是各有各的说法。有的说刘备的战略短视,和关羽的傲慢自大,过早的交恶孙吴,致使荆州的丢失。这样将诸葛亮隆中对中未来天下有变时两路北伐定中原的战略计划全部打乱。还有阴谋论者说,蜀汉内部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分歧,政治斗争异常残酷,不排除刘备诸葛亮借刀杀人的可能。其实这些问题的解答也对也不对,对的是,都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不对的在于,都没有从之前隆中对本身存在的问题来着眼。造成了一叶障目的困境。其实诸葛亮的隆中对本身就有其内在的致命缺陷和不可操作性,才导致了后来的危机。即使将隆中对中的四部都走完,也无济于事,荆州还是保不住。并不是在于本身细节方面的错误。大致可以分为三点进行讨论:一 荆州益州互为表里共同发展的战略没有可操作性。二,蜀汉和孙吴联盟关系的脆弱性。三,益州北伐的问题和无奈。


先说第一点。荆州益州联动的不可操作。赤壁之战后,三足鼎立的局面初步形成。原来的荆州的八郡为三家所占据。曹操据有襄阳,南阳。孙权占了,南郡,江夏,刘备则据有长江以南的武陵,长沙,零陵,桂阳。这是一个微妙的平衡点,在三方谁也灭不了谁的情况下,在天下三分的战略前沿荆州之地,也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尤其是孙刘两家,差点在荆州问题上,兵戎相见,后来,面对着曹操实力相对的强势,孙刘联盟内部只能暂时妥协。孙权把南郡给了刘备,刘备则将长沙,桂阳二郡给了孙权。荆州之地的小三足鼎立局面的重新划分,各取所需,曹操以南阳,襄阳为拱卫中原的屏障。孙权则以荆州为保护长江下游江东的缓冲之地。刘备则以隆中对为指导方针作为日后两路北伐的大本营之一。相比较孙吴和曹魏,刘备的战略计划可以说是极富有进攻性的。
建安22年春,权令都尉徐详旨曹公请降,公报使修好,誓重结婚。可见,随着时间的发展,孙曹已经结成了同盟。为了各自的利益图谋这荆州。刘备的情况变得微妙了起来。事实上孙刘联盟名存实亡。破裂只是时间的问题。要不是三方的互相制衡关系,荆州鹿死谁手,未可说也。隆中对中两个战略根据地荆州益州已经拥有一个变成了矛盾的焦点。严重的影响了隆中对计划的实行。诸葛亮在当年分析天下大势的时候,是忽略了这种情况的可能性的。
这还不是大问题的所在,更大的危机还在后面。刘备夺取荆州后,开始了夺取益州的行动,可是由于刘备手下资源兵力的捉襟见肘。先主留诸葛亮关羽等据荆州,将步卒数万人入益州。(《三国志》卷32先主传。)使得刘备不得不将荆州军队大规模调往益州之地。以曹操,孙权,刘备三家势力比起来,刘备最为薄弱,这样的分兵入益州之后,本来就处在危险之中的荆州必然面临着更加巨大的压力。所以刘备必须以最快速度速战速决解决益州刘璋势力,夺占益州。要不然荆州必有后顾之忧!兵力空虚的荆州必是曹孙两家严重垂涎欲滴的肥肉!
夺取益州的过程,经历了些许挫折,张松之谋泄露,惨遭横死。刘备与刘璋兵戎相见,军师庞统在攻打雒城时,中箭身亡。刘备兵力受到重创,进退失据。还好,这时候荆州之兵开始入川,在刘备的指挥下,诸葛亮让关羽守卫荆州,自己率领张飞赵云从荆州从长江逆流而上,攻克巴东,夺取江州。总算是有惊无险。后来刘备定汉中,势力打到了鼎盛。益州的蜀军总兵力已经达到了十万。此事正是刘备一生最辉煌的时候,但是危机也越来越大了,荆州之地危如累卵。有学者曾分析,若刘备夺取益州后,能迅速调整战略部署,亡羊补牢,将益州兵力分出去一些,增援荆州,则荆州则可保无忧。实际上,这只是表面现象。。
蜀地南部西部,少数民族滋扰不断,北部曹魏虎视眈眈,纵然有天险,也只是拖延而已。随着刘备进军巴蜀,事实上益州之地,已经成为了刘备的蜀汉政权之核心,这里气候湿润,沃野千里,民风阜胜,重要的是天府之国,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相比较四站之地的荆州,这里更适合谋生存,韬光养晦,而刘备本身的实力过于弱势,就算三家中实力最强的曹操,也不可避免的默认了荆州的小三足鼎立的态势。就决定了,今后的重点必然在益州!不容动摇!正可谓江东乃孙吴政权之核心,中原河洛为曹魏政权之核心一样。在三国的态势下,荆州也只能当成是一个共同的交接点,三方的最前沿。进可攻,退必有守。实际上正是在隆中对的指引下,刘备陷入了两难的选择之中,到底是以益州为重点,还是以荆州为重点,两片土地是隆中对中的待出击的两只铁拳,缺一不可。但如果从保护根基的角度上来说,益州其实更加重要一些。别看刘备实力越来越强,可是他的压力却空前加大。隆中对的弊病越来越凸显起来。单方面的增兵某处,无异于拆了东墙补西墙。只不过当时荆州问题更大一些罢了。这种不稳定的平衡,就算不是被关羽打破,也早晚会有别人来做。毛泽东同志就认为诸葛亮必败: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乍一看,荆州、益州两路出击是一个颇有诱惑性的方案。但毛泽东却很清楚,荆州离益州千里之遥,两地分兵的做法必然让刘备军团更加失去兵力上的优势。隆中对实施的结果便是,关羽所镇守的荆州被孙权军团偷袭得手,而且关羽父子也命丧孙权手中。可以说,蜀汉衰亡的祸根在于隆中对。
可惜最不愿看到的结局还是来了。公元219年,关羽利用孙曹两家在淮南发生的冲突,曹军兵马东调的时机,留部分兵马守江陵公安,亲率主力北攻襄阳,樊城。取得的巨大的进展,曹操感其逼迫,打算迁都。就在这时候,孙吴的吕蒙看准了时机,他推荐当时名不转经转的陆逊代他镇守上游,麻痹关羽的警惕性,自己却暗中做好了袭取江陵的准备。不久就是前文介绍过的结局了。这样,刘备占据的荆州各郡被孙权完全获得。荆州由三家分占的局面变成了两家所据。将刘备这位有希望成为兴复汉室的千古一帝打回了割据政权的本色。
孙权袭夺荆州,是符合孙吴当时的情况的,首先双方战略意图的不搭边造成了故事的发展,刘备以兴复汉室为主要目标。但是实力过于弱小。而实力比刘备强的孙权目标是指自保于江东。这种不同,直接造成了孙吴对于刘备的强烈不信任。也造成了荆州危机的根本诱因,荆州对于蜀汉来说,是进取前进的基地,但并不是存亡忧关的所在。而对孙吴来说,则是生死之要地,直接关系着孙吴的核心地区江东的存亡。没有了荆州,孙吴不能立国。结果关羽首先打破了这种冷战态势,咄咄逼人,虽然不是针对孙吴,但日后照此态势走下去,待到蜀汉全据荆州,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关羽的行动,更是坚定了孙吴政权对于刘备集团的敌视态度。所以吕蒙袭关羽,据荆州,全据长江,形势益张,易为守也。(《资治通鉴》卷68,汉记六十)可是,终三国一世,孙吴并没有完全占有荆州全境,屡次与曹魏争夺襄阳,而未果,为后来羊祜,杜预经营襄樊之地,占据长江上游,进而南下伐吴留下了机会。孙家三代创下的基业也就此完结。而益州对于荆州则正好相反。。益州处于上游。过分的照顾荆州之地,反而影响了益州本土的战略规划。所以关羽大意失荆州。从某种意义来说,是必然的。后来者占据了荆州益州之地,才有了灭吴的开始。正是那: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后来的历史证明,荆州之地对于任何在长江下游建立的政权来说,都是致命的。南朝刘宋武帝因为荆州居上游之重,对荆州的重视程度打到了历史高峰,其全国之兵,十之有六于荆州,并且派亲生儿子前去镇守,不敢交予外人,终六朝之世,六次改朝换代,都有荆州的决定性作用,不可忽视。西魏宇文泰,凭借着荆州北襄阳之地,夺取了荆州全境,进而有了后来隋文帝灭陈的统一之路。南宋年间蒙古元军与南宋军队恶战与此地。就不久久不能攻破,也在客观上,为危若累卵的南宋王朝争取了时间。



二,益州北伐的问题与无奈。此观点已经为后人说了无数遍,。从某种意义上讲,自从荆州的失去,就意味着诸葛亮隆中对的价值已经完全失去了,蜀汉政权的割据性的特征变得更加显著了。但这正是刘备和诸葛亮这两位决策者和规划师心中永远的痛,一个气急败坏,发誓要重新夺回来,结果输的一塌糊涂。另一个在后来,孤注一掷的在蜀地搞起了轰轰烈烈的北伐。但这些举动非但没有扭转隆中对的困境,反而越来越加重了蜀国的危机。直至灭亡。这又是何故呢。
首先,没有了荆州的的北伐,是不完整的北伐。当初诸葛亮隆中对时,四步走的战略方案,首先要倚重的就是荆州之地。荆州向北,直接攻击豫、冀、兖,成功性比较大,但同时,此地为魏国纵深核心。物资充足,人口众多,是魏国的政治中心,夺取此地,意味着去上将首级,实乃北伐大业的成功!但从作战后勤的角度而言,荆州方向北伐有一定的劣势,魏国可以就地补给,而蜀汉政权军队从荆州到此地,随着战事的进展,战线将会拉长,在农业时代,战线拉长,是将军们的噩梦。
其次以益州为依托。从益州的汉中方向北伐——出陇右,陇右也是魏国统治薄弱的地区;出关中,蜀汉战线短,魏国战线长。几乎是蜀汉的三倍以上。况且虽然关中之地受到战乱涂炭,但是那里是中国最早的天府之国,如果占领后开发利用得当,会对魏国造成极大的战略压迫!两地双翼齐飞。可以很好的补充两地的优势与劣势,进而北伐成功。关羽大意失荆州后,蜀汉已经是一位失去了左手的猛士。况且后面夷陵之战的失利,让蜀汉元气大伤。此刻唯有修养,方才可以维持一方割据。至于什么北定中原的理想,已经和残酷的现实拉开了越来越大的距离……
其次,诸葛亮从益州汉中之地北伐带来的破坏性。而诸葛亮此时并没有轻易地服输,安静的休养生息,反而开始了史诗般的历时数年之久的北伐之路。
228年,诸葛亮兵分两路,声东击西,赵云,邓芝为疑军,进驻箕谷。佯攻郿城。诸葛亮主力部队从西北祁山方向出击,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全部归降。天水将领姜维也从此归附蜀汉。魏国大骇!明帝曹睿亲自坐镇长安,结果在一片形式大好的情况下,发生了马谡失街亭事件。诸葛亮只好放弃陇西三郡,撤兵而回。
第二次,228年冬,趁着曹休被东吴陆逊打败,曹魏军队增援之际,诸葛亮再次北伐。出散关,围陈仓。陈仓守将郝昭拼命死守,蜀军围困二十多天,未果,担心后勤压力,无奈撤回。
第三次,229年春蜀军夺取武都,阴平,留下兵马据守,诸葛亮自己回汉中。曹魏动作。魏国三路讨伐蜀汉,司马懿出西城,张合走子午,曹真走斜谷。诸葛亮严阵以待。因连降三十多天大雨,道路断绝,曹魏军队只得无功而返。
第四次,诸葛亮开始了第四次北伐,发明木牛流马解决粮食运输问题。无奈司马懿坚守不出,不得不再次退兵。
第五次,234年春,诸葛亮进行了第五次北伐,也是人生中的最后一次北伐,他用了三年时间,与孙吴交好,共同伐魏国。解决后勤问题,结果,诸葛亮与司马懿在五丈原相持一百多天,终于诸葛亮积劳成疾,含恨而逝。几次北伐全部失败。意料之中。
因为最佳的北伐时机已经过去,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汉室衰微,十常侍,董卓,李郭,曹操轮番把持朝政。在前汉武帝推行的孝义思想的影响下,刘家还有这很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使得篡位者承受着天下共诛之的风险。董卓,袁术之辈殷鉴于不远。文治武功于一身,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至死也是一位大汉丞相。就这样,还顶着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的骂名。所以,从十常侍到曹操这一段时期,是兴复汉室的最佳时机。可是正是在这一段时间,刘备颠沛流离,基本没有太大作为。刘表,刘璋实为扶不起之阿斗。待到刘备占据益州,平定南中,开始北伐的时候,曹魏已经励精图治数载,人民安居乐业,同时曹操在位期间,实行法家政策,排斥世家大族,同时向百姓灌输有德者居之的思想,曹魏政权的合法性在逐渐提高。兴复汉室的理想已经离人们越来越远了。所以并没有出现隆中对中,担食壶浆的场面,也就不足为怪了!
另外要说的是,隆中对中完全没有关注到蜀汉建国后,内部的问题。在四川历史上,一直存在着本土势力和外来势力之间的矛盾,四川的政权多位客籍集团所建立,包括刘备所率领入蜀的一批荆州集团军政精英。作为外来势力,不可避免的与四川的本土势力存在众多的矛盾,这种矛盾很大程度上消耗了此地割据政权的力量。在各方势力的此消彼长中,诸葛亮高处不胜寒,无疑是大家的眼中钉,肉中刺。他打压本地势力,扶植荆州势力,自然会遭人指责,而恰恰,皇帝刘禅也同样对诸葛亮有所忌惮。刘备临终曾经对诸葛亮说过,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成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王。不管真实历史如何,刘备这句话等于告诉刘禅,这个羽扇纶巾的人,是想什么时候废了自己,就可以废了自己,乃至要了自己的命!事实上,诸葛亮也的确有这个能力,蜀国在其治理之下,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积蓄饶……财华山积,纤丽星繁……一副盛世之景。但诸葛亮恰恰不是皇帝,看到诸葛亮有如此才能的刘禅怎么能不胆战心惊?如此惊恐不安的君主,内部纷争不断的势力,诸葛亮并没有那么大的经历处理好,所以隆中对忽略的问题,恰恰是致命的问题。这一切,导致了他北伐不能成功,内政不能有效治理。后来的历史果然如此。诸葛亮在时,可以稳定住局面。有所成就,但其死后,则每况愈下。不复当年。当邓艾从阴平出剑阁直杀成都之时。蜀国君臣完全可以放弃成都逃到南中,坚持抗敌,或者逃到孙吴,建立流亡政权。但是以樵周为代表的本土势力人士却成功的劝降了刘禅。也算是益州土客籍势力的最后摊牌……
再次,诸葛亮耗尽了民力国力,来支撑北伐。让蜀国伤了元气,已经严重的偏离的隆中对的应有轨道……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可见,当年隆中对时,内修政理事关键一环。可惜,执行者兼决策者刘备没有去这么做,最后连规划者诸葛亮并没有如此去做。在国内明争暗斗的环境下,诸葛亮不进则退,必须牢牢把握军权在手,为此不能有效的休养生息,是可以肯定的。蜀国有二十八万户,男女九十四万人,带甲十万二千,官吏四万。这是一个对百姓压力极大的负担。纵然他的经济政治方面的政策还是绩效显著的。但是也改变不了现实的内外处境方面的尴尬。这些尴尬直接表现在蜀汉的货币政策方面,早在刘备时期,就铸造过直百五铢,直百钱,键为五铢,太平百钱,定平一百,等铜钱,一枚相当于一百枚汉五铢钱,是赤裸裸的通货膨胀。而且,到了诸葛亮时期,这些钱的质量越来越轻,体量越来越小。说明了蜀汉国内物资的短缺情况在越发的加重!但就这样,也还是有了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可见百姓生活压力之大!也就有了几次北伐无功而返的结局。其死后,后人不能很好的领会其政策的的精髓和具体行动的偏差,更是加剧了蜀汉的灭亡。



三,最后要谈谈孙刘联盟的不稳定性了。在三国时代,由于孙吴和刘备两家势力的较弱,所以一直以来,人们都都认为是属于联盟关系,他们共同对抗曹魏。才有了赤壁之战的胜利,也间接而言帮助了诸葛亮六出祁山等北伐战略的实行。这些倒是不假,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这是一个脆弱又非常不稳定的关系。
现分析下孙吴和刘备两个政权的战略规划冲突。隆中对中说,东联孙权,“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这里说的非常明白,可以为援,而不可图。总体的意思就是以两方关系友好,互助为隆中对对外关系的着眼点,放才可以生存,乃至未来有所成就。然而一个巴掌拍不响。郎有情,妹也得有意,方才能喜结连理。孙吴政权恰恰出现了一位叫鲁肃的人。在隆中对之前,孙策死后,孙权新立,江东形式一度非常混乱,多亏周瑜等人全力支持孙家,方才能搞得平稳过渡,不久周瑜吧老朋友鲁肃推荐给了孙权。孙权见过鲁肃之后,欢喜非常,对鲁肃的见识非常的欣赏。有一天,他单独和鲁肃在一块,共坐一榻,一边饮酒,一遍议论着当今大势。鲁肃想孙权提出了鼎足江东的策略,认为,曹操已经取得了控制汉室皇帝的有利地位,汉室已经不可能再回复。曹操的力量也同样不会根除。只能越来越强大,所以,孙权的江东政权目前看来,没有统一天下的机会。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割据江东,等待时机,利用曹操无暇南下的机会,进攻刘表,占据荆州,然后建号称帝,逐步夺取天下。
此乃史上之榻上策,与诸葛亮的隆中对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很客观的分析了当时的形式,并提出了远大的目标。真乃是英雄所见略同。后来曹操南下荆州。招降孙吴。检验榻上策和隆中对的正确性的时刻到了,曹公入荆州,刘琮举众降,曹公得其水军,船步兵数十万。(《三国志 吴书 周瑜传》。和江东孙权实力相当的刘表之子刘琮。在曹操南下后,举众投降,数十万水军一夜之间成了曹操的财产。孙吴江东政权面临着历史上最大的抉择。是降是战?降可以暂时留住原来的势力范围,但是时间一长,难保不会成为下一个刘琮。而战,实力上远远不济!这时候进入孙吴地界的刘备向孙权投出了橄榄枝,刘备的兵力只有两万,不要说曹操,和孙权比起来,也是无足轻重的。但是,在诸葛亮的游说下,和鲁肃周瑜等人分析的实力对比各种综合条件的对比后,孙权顶住了孙吴政权多数官员主张投降的压力,汤孙吴政权和飘零的刘备势力才终于走到了一块。这是历史上很冒险的结盟,一个实力相对很弱的一方,与实力绝对很弱的一方结盟,来对抗,实力绝对强大的一方,结果赤壁之战。曹操水军覆灭。孙刘联盟大获全胜。开启了三国时代。也直接证明了榻上策和隆中对的对天下大势所做的初步规划的准确性!
但是赤壁之战结束不久,孙权就开始打起了刘备的主意,先是将妹妹嫁给刘备,妄图分开刘关张。进而用时间吞并刘备势力。而刘备一方,一边通过各种方法解决这起图谋,一边立即开始了与孙权抢夺荆州。接下来孙权派吕蒙夺取长沙,零陵,桂阳。刘备则出川进攻公安,益阳。在双方还是联盟的情况下,两家竟然大打出手,在古今中外都未曾见过。而这些举动和冲突,恰恰暴露出了隆中对的规划方案在对外关系方面出现的问题。因为。两个政权的的战略是不同的,榻上策和隆中对在战略上是完全不同的出发点。比起榻上策,隆中对过分的将兴复汉室当成主要方针来执行,所以造成了一种咄咄逼人的态势。进而严重危害了孙吴江东政权的核心利益。这是无解的难题。也为未来关羽在荆州的大变买下了伏笔……反之,鲁肃的榻上策,只是着眼于二分天下,更具有操作性。
由上面可以看得出来,两个政权战略上出现了极大的不同,为两个政权撕破脸买下了伏笔,具体表现在,后来的荆州之战和夷陵之战。孙权终于和曹魏结盟,来共同对付刘备的蜀汉。可以说,双方的冲突达到了最高潮!在这中间和之后,双方互相挖对方的墙角,蜀汉支持孙吴境内的反对势力,而孙吴同样对蜀国南中地区的少数民族暗中支持叛乱,双方关系完全没有了联盟的一丝温情……
至此隆中对中几个重要元素荆州的丢失,孙刘联盟的破坏,使得这个方案已经失去了价值。但诸葛亮还是想尽一切办法挽回这一切,刘备死后,刘禅即位,为了平定蜀汉南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叛乱,同时为了以后北伐的顺利开展,在诸葛亮推动下,蜀吴开始了解决双边遗留问题的努力。蜀汉邓芝等人的努力还是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效果。也直接的保证了诸葛亮在任丞相期间,安定南方,北伐中原的过程中,得以免除后顾之忧。
但是吴蜀双方再也回不到之前赤壁之战时的团结一心的状态了。邓芝二次使吴,权问邓芝曰:若吴、蜀二国同心灭魏,得天下太平,二主分治喜不乐乎?芝对曰:天无二日,民无二王,未识天命所归于何人,但愿为君者尽修其德,为臣者各尽其忠,则战争之方息耳。权大笑曰:君之诚款乃如是耶。 意思是邓芝在第二次出使孙吴时候,孙权问道,如果吴蜀二分天下,老百姓过上安定的太平盛世的日子,不是最大的好使么?邓芝,则回答说,天无二日,土无二主,等咱们吞并魏国之后,吴蜀的君主会各修内政,大臣们各自尽忠,将士们也会垒起战鼓奔赴战场,那时候战争其实才刚刚开始。邓芝说出了两国关系的本质。他们要不是曹魏对他们的肘腋之患,绝不可能走到一起去………后来的蜀汉的几次北伐,蜀国与吴国约好,一起出击。结果吴国屡次爽约。不知这种情况的发生,在诸葛亮与刘备在隆中对时,可否认真考虑过?
最终这种脆弱的联盟关系导致了后来两国的末日。钟会邓艾进攻蜀汉,吴国趁火打劫,进攻蜀国重地巴东。十年后,晋武帝司马炎发兵水陆并进,直取建业一举灭吴国,实现统一的战争。晋灭吴后,东汉末年以来分裂数十年的中国复归统一。至此隆中对和榻上策的计划全部失败。后代英雄不问津也。



回到隆中对本身来说,任何战略,都离不开决策者和制定者面对自身实力的大小强弱和对手的对比来制定的。战略研究中各种模型,不外是提供一个分析框架而已。隆中对在事实论证上,对大局的判断是符合当时的实际的。曹操已经成为当时最大的势力,而刘备和曹操直接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而孙吴政权已经有了稳固的基础。而荆州刘表和益州刘璋的不作为,正式诸葛亮提出隆中对的首要条件。而在在刘琮投降后,孙吴政权成为唯一可以利用的结盟伙伴。开始实践之路,有坎坷,有失败,最后归于沉寂,但不得不说,隆中对是历史上最为重要战略规划书,大多数类似的也超不过诸葛亮的水平,这正是“隆中对”的过人之处。但是也要看到,在战略分析层面,隆中对在总体战略精神和细节的关系上做了太多的模糊处理,埋下了很多失败的伏笔。正如百科君所说,而隆中对的缺陷,恰恰彰显了诸葛亮的伟大。




2 喜欢就送朵鲜花吧,赠人鲜花,手留余香! 鲜花榜单
亲密认证11
鲜花(39) 鸡蛋(0)
TA的专栏
发表于 2021-10-20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客,您所在的用户组(游客)暂无权限查看回复内容,请登录后查看。如需要注册请点击我要注册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亲密认证10
鲜花(22) 鸡蛋(1)
TA的专栏
发表于 2021-10-20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客,您所在的用户组(游客)暂无权限查看回复内容,请登录后查看。如需要注册请点击我要注册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亲密认证6
鲜花(47) 鸡蛋(1)
TA的专栏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0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客,您所在的用户组(游客)暂无权限查看回复内容,请登录后查看。如需要注册请点击我要注册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亲密认证2
  • 陌上雪如烟
  • 向日葵
鲜花(279) 鸡蛋(1)
TA的专栏
发表于 2021-10-20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客,您所在的用户组(游客)暂无权限查看回复内容,请登录后查看。如需要注册请点击我要注册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亲密认证6
鲜花(47) 鸡蛋(1)
TA的专栏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0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客,您所在的用户组(游客)暂无权限查看回复内容,请登录后查看。如需要注册请点击我要注册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亲密认证0
鲜花(17) 鸡蛋(0)
TA的专栏
发表于 2021-10-20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客,您所在的用户组(游客)暂无权限查看回复内容,请登录后查看。如需要注册请点击我要注册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亲密认证6
鲜花(47) 鸡蛋(1)
TA的专栏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0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客,您所在的用户组(游客)暂无权限查看回复内容,请登录后查看。如需要注册请点击我要注册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亲密认证6
鲜花(47) 鸡蛋(1)
TA的专栏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0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客,您所在的用户组(游客)暂无权限查看回复内容,请登录后查看。如需要注册请点击我要注册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亲密认证0
鲜花(17) 鸡蛋(0)
TA的专栏
发表于 2021-10-20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客,您所在的用户组(游客)暂无权限查看回复内容,请登录后查看。如需要注册请点击我要注册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