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钱
晒钱 祖祖辈辈以放牧为生的西藏边远地区牧民,他们对金钱的需求不高,每年的牧群都会产生不菲的经济价值,可他们拿着钱也没地方消费,只好用箱子或袋子装起来随便放在家中阴暗的地下室,也不会上锁,如果遇上客人来了还毫不避讳的打开给别人看看,见别人露出惊愕的神情来,他会感到无比开心和自豪。钱在他们一辈一辈的辛勤付出中越攒越多,久放的钱就会发霉朽坏,他们就会选择在没风或风小点的天气拿出来晒晒。当然,也有人守着,就是怕风刮跑了好及时捡回来。这时,路过的驻村工作队员见着稀奇,便开玩笑打着手式指指地下的钱说,“可儿,把你的钞票给我一点,好吗?”
可儿傻傻的笑着说,“拿吧!随便拿。”
驻村工作队员当然不会要,笑笑走了。见人家走了,可儿抓起一大把钱跟着追,边追边嚷道,“拿去吧,拿去吧!一丝丝的,没关系啦!”别人怎好意思要呢?只有双手合十,诚恳挽拒。然后拿出身上带的饼干面包糖果之类的食物分享一点点给可儿尝尝,可儿就会高兴得合不拢嘴,连称“土其啦土其啦!”在他们心中,钱算什么鸟?既不能吃也没处用,还不如食物来得实在。
哈哈哈……
他们久居偏僻山野,孤陋寡闻,对外面一点不了解,知道钱是个好东西,越多越好,能换自己想要的东西回来;但就是没时间也没机会去遥远的城市消费。所以他们就这样一辈接着一辈的将钱攒起来了。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他们指不定哪一代有人出息了进得城来,你切不要小瞧人家,以貌取人,赶走了你的财神爷。
这里咱来说个典例吧,一个牧民用马驮着两个沉重的大袋子来到城里,见好多人围着一个楼盘观望,叽里呱啦的商讨着价格问题。这牧民走进售楼部,指了指那栋楼房。售楼小姐姐就手口迸用,边说边与他比划,不同楼层不同价位,一套要多少多少钱。牧民急得嘴里直嚷,不、不!是一栋楼多少钱?惊得售楼小姐姐不知说啥是好?签定合同后,问付款方式?他打开袋子说,现金!此时,又惊得人家说不出话来。那牧民豪爽的说,“数吧!不够家里还有。”哈哈哈!
他们不缺钱,对金钱也没多大概念。那为什么拉萨街头巷尾又有那么多乞讨者呢?那是人家一方面磕长头朝佛不方便带货,加上一路都会有人施舍。另一方面就是藏族有乞丐节,管你有没有钱都可以去乞讨,不丢人,这是风俗。
那年不是有位退伍老兵重返拉萨做牦牛产品生意,他与朋友约好在那里见面,时间还早,他便坐在墙边,把头上的帽子取下来,眯着眼睛晒太阳。晒着暖和的阳光,舒适惬意中睡着了,待朋友来叫醒他,一看,身前的帽子里装了好多钱,还有阿佳在往里丢钱。他顿感稀奇,这是啥运气呦?他赶紧拿出钱来数数,就这么一会功夫,竟有180元之多。想想,九几年的那钱该多值钱?他和朋友相视一笑,戴好帽子匆匆办事去了。
写的真有趣儿。憨厚朴实的牧民形象跃然纸上,钱买不来健康与幸福 @墨羽墨大,辛苦把高原升级为动力原创用户组,她的字儿劲道耐读 趣闻啊{:9001:} 声声慢 发表于 2024-1-30 21:29
@墨羽墨大,辛苦把高原升级为动力原创用户组,她的字儿劲道耐读
收到,已晋级哈~!{:9022:}
领略到草原风土人情,现在的牧民都是有钱人呀!{:9001:} 赏读铁歌美文,了解西藏民俗文化。 如果人都能坚守这样朴实的本质,恐怕离那个“大同世界”不远了。好感人的文字,这种感人不是“鸡汤”那种。 本帖最后由 高原之歌 于 2024-2-1 08:21 编辑
子兮 发表于 2024-1-31 19:12
如果人都能坚守这样朴实的本质,恐怕离那个“大同世界”不远了。好感人的文字,这种感人不是“鸡汤”那种。 ...
老师早上好!谢谢支持!
这是真实的事,他们的心是淳朴干净的,他们的钱来得也是干净的,可以直接在阳光下晒。可怜的是拿着钱找不到用处,几辈人出了一个敢驮钱进城消费的人,终因出生封闭地区,少了见识,消费也是茫然的。买一栋楼是一时兴起,买了放在那里,还得回去放牧,有意思吗? 连家人都不知道房在哪里?可能久了自己都搞忘记了。
其实买一栋楼的时候现场氛围更搞笑些,那神情和语气没法用文字表达到位。
高原之歌 发表于 2024-2-1 08:20
老师早上好!谢谢支持!
这是真实的事,他们的心是淳朴干净的,他们的钱来得也是干净的,可以直接在阳光 ...
您说的也是。其实其中也包含着一些悲哀的。环境、文化——社会存在决定意识。有时文化这东西反倒可以磨灭掉朴实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