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宁 发表于 2021-2-8 14:51

儿时的小年

○◆ 小年

腊月二十三,是北方的小年。这一天,照例要打扫庭尘,俗称扫房。母亲会把各屋内除了家具以外的所有物品,象被子啊碗碟啊板凳啊书籍啊,只要无法收纳起来的,统统搬到院内。然后系好围裙,头上罩块帕子,围得严严实实的。将扫帚绑在一根长长的竹杆上,开始逐屋清扫,来一次彻底的除尘。

不扫不知道,一年下来,房顶上墙壁上积存的灰尘竟是很多。打扫完毕,再将屋内各处擦抹干净,然后将院内的物什再搬回屋里。打扫过的屋子,亮亮堂堂干干净净的,看着心里也觉得舒服。

我们自然不会闲着,帮着母亲搬搬弄弄洗洗涮涮打下手。地是要扫的,被子是要抱回屋的,玻璃窗和桌椅板凳要擦拭的,玻璃上贴的旧年的窗花更要一点一点地擦掉。活虽小,但很琐碎,干起来也颇觉累人。

寒冬腊月,扫房其实是件很麻烦的事。天气如果作美还好,如果赶上刮风的日子,便有些受罪。印象中小年那天并没有下过雪,不然打扫起来就更棘手了。

小年这一天,还有一项更为重要的事情要做。民间的腊月二十三,是灶王爷上天的日子。中国是个农耕社会,民以食为天,吃乃是百姓的头等大事。灶神虽官职不大,但他却是被民间供奉最多的一位神邸了。

小年这天晚上,灶王爷同灶王奶奶要回天庭述职,把自己这一年的工作,还有他护佑的这一家子的大事小情向玉帝禀报。人们担心灶王奶奶在玉帝面前说自家的坏话,玉帝不再降福,于是便用年糕糖瓜等物祭灶,粘住灶王奶奶的嘴,让她张不开嘴,说不得话。

人们的想象力确是丰富,每年母亲都会不厌其烦地给我们讲这些传说,听得耳朵都起了茧子。那两口子上不上天我们不关心,我们盼望的是可以吃到糖瓜。那时的物质匮乏,屈指可数的那几样零食也唯有到年节方能吃到嘴里。所以,我们的关注点是吃,糖瓜比灶王爷有吸引力。见母亲在灶前烧纸嘴里念叨那些话语也是觉得好玩,当热闹看而已。

那一辈的老人们比较讲究老例,进入腊月,一再叮嘱我们要说拜年的话,不吉利或是骂人的字眼是不许出口的。象这些神邸的像,尤其是灶王爷的像,一年了被烟火熏得灰头土脸,扫房时要揭掉换新的,不能说买要说请的。

说到这里,便想到了侯宝林老先生的那个相声来:
老奶奶去买佛龛画,遇到晚辈问好:大娘这是买神龛去了?
大娘:年轻人不懂规矩,要说请,不能说买。
小伙子:噢,大娘,你去请佛龛了啊,多少钱请的?
大娘:嗨,这么个破玩意儿,花了我八毛!

每每听着总会忍俊不禁!


秋水翦瞳 发表于 2021-2-8 14:59

结尾处这相声有意思。

婴宁 发表于 2021-2-8 15:01

秋水翦瞳 发表于 2021-2-8 14:59
结尾处这相声有意思。

瞳没听过吗,这可是侯宝林先生的经典片段啊。

愤怒の葡萄 发表于 2021-2-8 15:07

又在论坛里品读了婴宁姐姐的文字,好久没看你的文章了,葡萄给你拜个早年,愿你在牛年一帆风顺,年年有余,身体康健。

秋水翦瞳 发表于 2021-2-8 15:28

婴宁 发表于 2021-2-8 15:01
瞳没听过吗,这可是侯宝林先生的经典片段啊。

没啥印象呢。

婴宁 发表于 2021-2-8 15:46

愤怒の葡萄 发表于 2021-2-8 15:07
又在论坛里品读了婴宁姐姐的文字,好久没看你的文章了,葡萄给你拜个早年,愿你在牛年一帆风顺,年年有余, ...
葡萄好,年在眼前了,也祝葡萄和东篱的朋友们牛年行好运,牛气冲天,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婴宁 发表于 2021-2-8 15:47

秋水翦瞳 发表于 2021-2-8 15:28
没啥印象呢。

那是你听得少吧?

秋水翦瞳 发表于 2021-2-8 15:51

婴宁 发表于 2021-2-8 15:47
那是你听得少吧?

以前听得少,最近都在听德云社。

婴宁 发表于 2021-2-8 16:14

秋水翦瞳 发表于 2021-2-8 15:51
以前听得少,最近都在听德云社。

郭德纲的师傅侯耀文,就是侯宝林的二儿子。

秋水翦瞳 发表于 2021-2-8 16:37

婴宁 发表于 2021-2-8 16:14
郭德纲的师傅侯耀文,就是侯宝林的二儿子。

这个我知道,中间大概有十几年没听相声。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儿时的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