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街 市 灯 光 【河边乡韵】之九
我家住在古镇景区闹市中心,院墙外是人来人往的庙后街,往南几十米是贯穿东林寺景区热闹非凡的老街;往北几十米是品牌店林立的繁华中心大街;隔着小区西面的市河,对岸就是全镇最大的文化娱乐广场。 每当晚饭后夕阳西下、华灯初上时,我总是沿着这些地区信步悠悠地遛一圈,尽情地欣赏着古镇热闹繁荣的夜市风貌,这已成了我退休生活中的习惯。然而,近三年闹腾的新冠疫情给搁置了。 岁末,疫情管控全面放开的消息启动了老习惯,小寒后的一天,我早早地吃完晚饭,走出小区4号门进入庙后街。没有热度的淡淡冬日夕阳在寒风中哆哆嗦嗦地收拢剩余的一丝余辉,我沿着庙后街向东踱步缓行。 往日这个时候,整条街一家挨一家的服装店、美甲店、美容美发店、房产中介店、保健养生馆、麻辣火锅店、农工商超市等各式各样店铺家家灯火辉煌、人头攒动;火锅店更是人声鼎沸,热气腾腾。 而今,冷清的街面行人稀少,只有零星几家门楣亮灯营业,好几家店铺熄灯关门,玻璃门上贴着‘旺铺招租’、‘店面转让’等告示。其中一家服装店才开张三个月也贴出了‘转让’,让人唏嘘不已。 更使我想不到是街口那家经常光顾的‘农工商小超市’也已歇业关门,人去货空,街面倍觉冷清(见图1)。走在冷落的小街,耳边只听到两旁香樟树在阵阵寒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为庙后街上的小商贩们诉说着种种无奈。 转过街口向北,前面就是古镇最繁华的中心大街,宽阔的街面车辆川流不息,两旁店铺都是些大老板们开张的高档金银珠宝店、品牌服装鞋帽店以及各类‘中华老字号’分店,家家门楣装潢得富丽堂皇。 店门前人行道上粗大的梧桐树冠上挂满彩灯。往日,一到夜市亮灯时分,店堂里的照明灯光、门楣上光彩夺目的各式灯箱和人行道上的火树银花交相辉映;夜夜吸引着成群结队的市民逛店购物,成了古镇繁华夜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如今,人行道上火树银花依然灯光灿烂,但,街面上只看到来来往往急驶而过的车辆和三三两两匆匆走过的行人,看不到成群结队的客流;有的店堂里明亮的灯光下只有几个营业员的身影;原先两旁连绵不断的店铺灯光竟然出现了没有灯光的黑段。 我沿着中心大街往西走近这些黑段,原来是一家家关门撤走的商铺,其中有连锁经营的高档服装店、鞋帽店、台湾阿里山果品店,元祖蛋糕店等品牌店铺,最多的一连关了四、五家。 透过积满尘灰的高高玻璃橱窗,只见里面横七竖八倒地的废货架和一堆堆杂物垃圾;服装店里,昔日在橱窗里穿着高档服装展示风姿的塑料模特一个个缺臂断腿躺在地上,仿佛听到它们痛苦的呻吟。这场新冠疫情给古镇带来了创伤。只有人行道上灿烂的火树银花和仍然亮灯营业的店铺,在没有人气的市场上耐住寂寞,守住古镇的繁华。 到了中心大街城中桥,瞭望对岸‘紫金广场’这个全镇市民的活动中心。往日里,每到黄昏,人们拖着各式音箱高高兴兴地从四面八方汇集广场;黑压压的人群在灯光下随着空中回响的广场舞、交谊舞、拉丁舞等各种舞曲欢乐地蠕动着、旋转着、夜夜莺歌燕舞。 而今,若大一个广场寂静无声,寒风抖动着尚未撤走的核酸亭旁三座蓝色蓬帐;灯光下,空旷的广场上只几个带着口罩坚持夜炼者在健步行,疫情荡涤了广场的欢乐和热闹,留下了不可捉摸的肃静。 走下城中桥,沿着河边城中路朝南向古镇老街走去。不多远,就看到老街景区那边闪亮着点点灯光,攒动的人头中传来了人们一阵阵喧闹声和电喇叭里的商家吆喝声;那是最近新冠疫情解封后刚形成不久的地摊夜市。 老街景区马路边、广场边摆满了地摊,有的地上铺一张塑料毯摆上货;有的拉来小巧玲珑、放满商品的自制货架;还有的在手推车、三轮车铺上搁板当摊位;地摊一个挨着一个从景区的最东端一直绵延到老街杨家桥头(见图2)。 热闹的地摊夜市上吃的、穿的、用的林林总总,琳琅满目。每个支起的小摊都亮起一盏盏蓄电瓶荧光灯,那耀眼的点点摊位灯光就像撒落在老街景区闪烁的星星。 摆地摊的没有一个当地人,景区主干道两边摊主们是多年租居周边农村的园林、果园外来承包种植户;更多的来自镇郊‘外资厂企’、‘工业开发区’的年轻打工族。受三年新冠疫情影响,厂企处停产半停产、轮岗轮休状态;打工族们在生活中奋起搏击,或朋友搭档、或兄弟搭档、也有夫妻搭档,纷纷投入地摊一族。 说着全国各地口音的姑娘、小哥们有的凭借自己一技之长,推着小巧玲珑自制的简易操作摊,干起家乡特色小吃或时尚风味饮料的营生,小摊上竖起了一面面挂有彩灯的招牌小旗,什么‘x'x麻辣烫’、‘x'x臭豆腐’、‘x'x羊肉串’‘x'x粽子’.....整条街上空气里飘散着烧烤和粽子混合着的香味。 心灵手巧的姑娘支起一块搁板,摆上亲手制作的各种独具个性风情的小饰品、小挂件,像模像样地吆喝着推销;剃着新款发型,穿着时尚服 饰的小伙子、姑娘们支起架子,铺上塑料毯,放满了从浙江义乌批发来的最新流行款式服装,拉腔拉调地吆喝招揽顾客,成了年轻的‘老手’。 这些年轻的摊主们将摆地摊作为草根化创业的实践,当作一种时尚的体验,面对严峻的生活现实是那么的坦然、那么青涩美好,脸上流露出几分创业的自豪。 还有那景区寺庙公园前的停车线上停满的一辆辆各式自驾小汽车,这是来自浙江毗邻的厂企小老板;有产销服装的、有生产皮包的、有经营鞋帽袜子的......他们个个穿着大气,那稍稍隆起小腹足已印证是久经商场的老将。 年底,老板们为回笼资金不得不自己开着车来推销库存积压产品。他们在打开的车门上,撑起的后备箱里、甚至车顶上都放满了自己的产品,手里拿着电喇叭滔滔不绝地介绍自家的产品;小汽车前的广告纸上写着‘回笼资金、亏本甩卖’几个大字。 地摊夜市上川流不息的人流全都是镇上解封后怀着急切心情的市民,这些人倒不为真要买什么,而是冲着热闹来享受这人间烟火的温馨气氛。尽管个个戴着各式各样的口罩,但挡不了口罩外一双双兴奋的目光搜索着市场。 熙熙攘攘人群中有一对对服饰时髦相约而来的帅男靓女情侣;有一家家带着孩子的年轻夫妇;也有的是结伴而来的三朋四友;还有不少像我这样有遛弯习惯的退休老人。 我随着人流漫游夜市,孩子们举着家长从地摊上买来的一串串发光充气球欢乐地跳跳蹦蹦;精明的妇女们纷纷在服装鞋帽摊上熟练地向货车前的老板们、服饰地摊前的年轻摊主们砍价还价,几个已买到称心服装的中年妇女边走边高兴地比划着。 成双成对的情侣们在各种小吃摊前窃窃私语地商量着挑选中意的风味小吃,不一会儿一双双拿着一盒盒热腾腾的臭豆腐,一串串喷香羊肉串高高兴兴地到附近安静的树下、路灯下拿下口罩津津有味地品尝起来。 在年轻姑娘们摆的自制的小饰品、小挂件摊上,摊主正在与几个同自己年龄相仿的少女买客热情地交谈着,她们手舞足蹈的神态和欢快的谈笑声,看出同龄人之间似乎有说不完的共同语言。 还有三四个剃着时尚发型的小伙子在杨家桥堍下的烤红薯摊边,接过摊主新烤好的烫手红薯,不停地左右手轮换着,小心剥开外层烤焦的皮,看到内里热气腾腾、金黄飘香的熟薯,都迫不及待地扒下口罩咬一口,仿佛将冬夜里的凛冽都被祛除了。 那些遛弯的大爷大妈大多数在珠溪桥边的鲜花摊、水果摊、古玩摊前悠悠地徘徊着欣赏、流连忘返;也有些捧着选中的鲜艳盆花、称心的古玩、拎着一袋袋新鲜水果笃悠悠地回家。我怀着欣赏看热闹的目的信步走遍了整个地摊夜市。 黄昏过半了,我慢慢地离开夜市,回望远处星星点点灯光下市井嘈杂的地摊夜市,看着这一个个五花八门,承载着满满当当苦心经营的商品摊位;一位位饱经实体经济创业辛酸和风险后满怀着对未来生活热切期望的五湖四海摊主,不由得内心感到佩赞。 是那小吃热锅摊上空飘逸的一团团白色水汽;那烧烤铁板、铁架上一缕缕青色的烟雾;那馄饨、烘红薯摊上里燃烧的一坨坨红红的炉火,点燃了古镇冬天里的人间烟火,它蕴藏着人们拥抱生活的热情,对抗磨难的勇气;它给疫情荡涤后的古镇带来了人气和市场热度,顺延了古镇的繁华......。 诚然,过一会儿市落人散,万籁入眠,古镇又将进入长长的冬夜,然而,度过这三九严寒的冬夜,必将迎来的是明媚春天。 (照片取自网络、谢谢作者) 二0二三年二月十五日 朱泾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