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歌诗画】大年十六倒春寒感吟
*【大歌诗画】大年十六倒春寒感吟2024.02.25春暖乍寒又回冬,再添棉袄御冻中。飞雪冻雨欺嫩叶,北风呼啸落新红。
打工一族上班去,退休老者晨练功。世事变幻难预料,顺天顺时乐无穷!
在一句句告别的话语中,年悄然而去。我们来年再见。时间不知不觉地流淌着,匆匆一去不复返,隆重的春节便结束了,在所有人的恋恋不舍中结束。相聚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即使很不舍,也到了相互说再见的时候。年,就这样隆重而来,然后又悄然而去,让我们每个人都措手不及,却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用温柔的心去拥抱接下来的时光,既温暖自己,也温暖他人。
1、正月十六走百灵
这在鲁西南一带很盛行。年味已远,早春来临。“走出门庭,心灵手灵”,在济宁地区,早年她们多到孔庙、孟庙、曾庙去烧香许愿,母亲们祝愿儿女成龙成凤、心灵手巧。更有人在这一天进行走亲访友,相互交流了。
2、正月十六跑百病
中原地区有“正月十六跑百病”的传说和传统习惯,形式大抵和走百灵差不多,只是叫法不同。也就是说正月十六这一天,吃过早饭,几乎是家家户户都大门挂锁,全家出动,到四处去“跑百病”。据人们讲:经过正月十六这一游,就会使“百病”在舒心畅快的短距离旅游过程中,全部“遗”在路上,“遗”在野外,使得“百病”全消;没病没灾的会好上加好,更加健康;有病有灾的正好“遗”掉,逢凶化吉,时来运转!因此,这一天的出游,也有一个禁忌,许多地方人们都可以去,就是不能专门去串亲访友,到别人家去“游百病”,你若贸然去了,人家会认为你会将自己身上的灾病“遗”在他们家里,于他的家人不利。所以这种犯忌讳的事还是尽量不要干的好!
正月十六晚上,孩子们抓住最后的机会玩灯,他们以灯打灯,把灯碰碎、烧掉,不仅不恼怒,反而是无比开心,灯笼一着,吉利来到,预示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
3、正月十六舞旗花
舞旗花的准备工作须提前几天进行,到坟林山坡拾扫柏颗,寻找来废锅用石臼捣碎,选街面中央刨冻土、修地臼。做这几样很辛苦费力,此外,还要准备好麦秸、锯末、旗杆、拴羊的铁索和凿好眼的废铁桶。
4、正月十六爬城头
是从明代兴起的南京地区独特的民俗活动,流行着“爬城头,踏太平,走百病”的说法。现在,随着台城、石头城、中华门、中山门、汉中门等段城墙陆续修复和向市民开放,这一活动又得以延续。
5、正月十六送牛桩
正月十六送牛桩的习俗由来已久。那时,还不知道要计划生育,好多人家,第一胎、第二胎生了女孩,总想再生个男孩,就邀请人家给自己送牛桩,以求生一带把子的。很多时候,凡是送牛桩的,总能如愿以偿。所以,当时送桩子比较盛行。
6、正月十六鼠嫁女
“老鼠嫁女”的民间传说,在我国很流行。但是,各地“老鼠嫁女”的时日有所不同。上海郊区有些地方说老鼠嫁女是在正月十六,这天晚上,家家户户炒芝麻糖,就是为老鼠成亲准备的喜糖。
在老鼠嫁女夜晚,湖南资兴一带则在屋角、过道遍插蜡烛,意思是将老鼠娶亲途经之路照得通亮。“老鼠嫁女”、“老鼠娶亲”的年画和剪纸在我国民间视为“吉祥物”,过年过节时贴在墙上和窗户上。
7、正月十六逛庙会
蓬莱当地旧传,阴历十六为海神天后的生日,当地百姓当作节日庆祝。届时,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往蓬莱阁天后宫,进香膜拜,求签许愿,捐香火钱,香火甚盛。当地百姓纷纷组织戏班、秧歌队到天后宫对面的戏楼、广场上给娘娘唱戏,献演俚俗戏剧和大秧歌。人们给娘娘进香后,多与亲朋好友在天后宫前看戏看秧歌,趁兴游览蓬莱阁及其附近名胜,在阁下广场购买个人喜爱的小商品,直至尽兴而还,这一习俗沿袭至今。届时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称为“庙会”。
实际上,逛庙会已在全国普及开了,也已不局限在正月十六这一天了。 今天虽然也下雪了,还是没有昨天冷
春天真的要来了 正月十六我去走亲戚了,快乐大哥您好! 大歌此诗蛮有点古诗味,稍稍改动可成一首不错的七律诗!
瞳萤 发表于 2024-2-26 20:35
今天虽然也下雪了,还是没有昨天冷
春天真的要来了
冰雪消融,池水解冻,春天的脚步早就跨进龙年了。
楚心兰 发表于 2024-2-27 10:50
正月十六我去走亲戚了,快乐大哥您好!
小妹晚上好,今天晴哈子,我骑车去户外逛逛。
河边铁人 发表于 2024-2-27 12:32
大歌此诗蛮有点古诗味,稍稍改动可成一首不错的七律诗!
铁人晚上好,O(∩_∩)O谢谢指点。
快乐大歌 发表于 2024-2-27 21:59
铁人晚上好,O(∩_∩)O谢谢指点。
客气了!指点谈不上,有兴趣讨论倒是真的,你说喜欢古体诗那可试试,其实很简单,只要把三、四,五、六两句改成‘对仗句,中间词调整一下平仄就可以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