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大歌
发表于 2024-2-3 21:20
瞳萤 发表于 2024-2-1 21:37
知青的岁月没有经历过,看过几部这方面题材的剧,有苦也有乐
快乐大哥的这一篇更多的是温暖和快乐,这一段 ...
O(∩_∩)O谢谢雅评送上问候!
1955年9月4日,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上批下了后来被广为宣传的名言:“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大跃进”运动受挫,进入三年困难时期,全中国有2600万人被精减下放,中国形成第一次人口倒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再次被提上中央的议事日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在1962年作出了精简职工和减少城镇人口的决定。
中共八届十中全会,把阶级斗争和防止修正主义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1964年5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知识青年要和工农群众变成一体》的社论。
“不在城里吃闲饭”
1968年9月底的一天,《甘肃日报》军管会组长顾立清把《甘肃日报》驻定西记者站的记者马占海叫到办公室,要求他尽快把定西地区城镇居民上山下乡的情况了解一下。
到定西后,马占海了解到该地区会宁县工作比较扎实。于是,他决定去会宁县采访,并掌握到了几个比较突出的典型。当他问已经50多岁的王秀兰对上山下乡有何感想时,王秀兰不假思索地说:“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
作为一名职业记者,王秀兰这句话正好切中马占海此次要采访的关键词,于是,他在稿子中把王秀兰作为一个重点来写,并突出了她这句“豪言壮语”。采访回来,当顾立清看到这篇稿子后,觉得王秀兰真不简单,那样大的年纪了还主动下乡;特别是她说的那句话,既朴实,又深刻,很有感召力。于是,顾立清就动手对稿子作了精心修改,并把王秀兰那句“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作为主标题放大了字号,把这篇稿子放在了头版。
1968年12月8日,《甘肃日报》在头版右侧,以半个版的篇幅刊登了没有作者署名的文章,引题是: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会宁县部分城镇居民纷纷奔赴农业生产第一线,到农村安家落户,他们说,大号字的主标题“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
上山下乡掀起狂潮
稿子登出来的第三天晚上,新华社打电话到《甘肃日报》值班室,告诉顾立清说是毛主席看了这篇稿子,认为很好。
据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项工作推开以后,毛泽东一直苦于找不到可以用来引路的典型。当看到这则消息后,毛泽东立刻指示新华社和《人民日报》派人到甘肃会宁县,实地核实这篇文章的真实性,然后转发全国。不久,《解放军报》、《红旗》杂志等全国和各省级报刊也先后全文转载该文,上山下乡工作一下子掀起了高潮。
王秀兰因为那句豪言壮语,成为响应毛主席号召的核心人物,她的命运也因此得到了彻底改变,不仅有蜂拥的记者前来采访,而且她还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作为上山下乡的带头人,王秀兰又动员两个儿子和媳妇,以及孙子,只带了一些锅碗、一点米面、两个小箱子和铺盖卷,来到距离会宁县城60多公里的白草塬四百户村落户。
对那场运动不愿作任何评价
一篇文章影响如此广泛,但并没给顾立清、马占海带来辉煌。他们当时只觉得那是完成了一件本职工作,没有想到署名,更没有想到去争什么荣誉。可后来他们却因为这篇稿子,在政治上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有人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形成狂潮归咎到他们的头上,说他们执行了极“左”路线。
受到冲击的首先是马占海。稿子发出时间不久,报社也要动员一半的人上山下乡。当时马占海在完成稿子后因病回兰州休息,却也被定上了上山下乡的名单,被安排在离兰州30多公里的阿干镇煤矿。
顾立清因这篇文章,在兰州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位置上十几年不但再没动过窝,后来在批判极“左”思潮时,他还理所当然地成了批判对象。但顾立清再三强调:“至于那场运动是洗礼,还是灾难,各人有各自的感受,不是我所能评说得了的。后来批判说我搞了那些极‘左’的东西,我也没作过申辩。我觉得,自己当时在那位子上,应该把工作干好。但的确没料到,那则消息会产生那样大的影响。也许这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吧。”
(《扬子晚报》6.2 张友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