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心兰 发表于 2021-6-7 13:30

假如苏轼、金庸、鲁迅来参加高考……

高考第一天,继续说高考。
语文已经考完,好像有人猜到了作文题目。
要是这三位文豪也参加高考会怎么样呢?

楚心兰 发表于 2021-6-7 13:32


1、假如苏轼也来参加高考:

答案几时有,把卷问考官。不知来年今日,能否不霸蛮?我欲乘考归去,又恐名落孙山,复读不胜烦。早起又贪黑,何似在耕田。解函数,练语法,求杠杆。怎能无恨?何事长像答卷难。题有千奇百怪,解又百思还残。此事年复年,只怨人不叼,考完泪满面。



2、假如鲁迅也来参加高考:

桌上有两张纸,一张是试卷,另一张也是试卷。初夏已经颇热,脊背上却一层又一层冷汗。题目照例是不会做了,先生的讲义上全然没有见过。责任似乎并不在我,譬如使惯了刀的,这回要我耍棍,能行么?


楚心兰 发表于 2021-6-7 13:32


3、假如徐志摩也来参加高考:

悄悄地我出了考场,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试卷,从此告别题海。

4、假如仓央嘉措也来参加高考:

做与不做,题目都在那里,不多不少,会与不会,题目都在那里,不难不易,让我的眼,走进你的试卷里,或者你把小抄,递进我的手心,默然焦虑,寂静哭泣。

5、假如琼瑶也来参加高考:

老师,我一直在晕耶!进了考场,我晕,见了监考老师,我还晕,拿到试卷,我更晕了。我真的觉得我好无用,好无能,好脆弱,好对不起大家……

楚心兰 发表于 2021-6-7 13:33


6、假如舒婷也来参加高考:

你有你的偏题怪题,像刀,像剑,又像戟。我有我的焦虑不安,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飞蛾···

7、假如金庸也来参加高考:

尽管试卷题目古怪,而答题者的手法更是匪夷所思,闻所未闻。只见个个学子笔锋在空横书斜钓,似乎入境一般,笔锋所指,处处是大题难题。

8、假如朱自清也来参加高考: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看着试卷上日日见过的题目,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却无从做起。于是忆起《长歌行》里的句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样想着,猛一抬头,却见监考老师在讲台上迷迷糊糊,快要睡着了。

9、假如古龙也来参加高考:

江湖中令人头疼的高考,据说也有人不头疼,但不头疼的人只有一种人,那就是死人。所以至今提起高考,没有一个不头疼的。一间教室,三十考生,六盏灯,人就这样坐着,均匀的呼吸,凝固的空气。

10、假如胡适也来参加高考:

6月1日,打牌;6月2日,打牌;6月3日,胡适之啊胡适之!你怎么能如此堕落!先前订下的学习计划你都忘了吗?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不能再这样下去了!6月4日,打牌;6月5日,打牌。

楚心兰 发表于 2021-6-7 13:33


11、假如顾城也来参加高考:

我,
一会看题,
一会看云。
我觉得,
我看题时很远,
我看云时很近。

12、假如海子也来参加高考:

从明天起,做一个勤奋的人
背书、刷题,真题模拟
从明天起,认真复习每一科
我有一个梦想,
面对高考,金榜题名。

13、假如席慕蓉也来参加高考:

如何让我答对题
在我最清醒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课桌前模拟了五百遍

楚心兰 发表于 2021-6-7 13:34


14、假如甄嬛也来参加高考:

小主今日考试倍感乏力,恐是昨夜梦魇扰了心神,都是最近琐事众多烦闷了些,加上早起后,背了点单词,不想那单词难背极了,愈加心烦。若能取消高考,那必是极好的!

15、假如赵忠祥也来参加高考:

答题卡上白茫茫一片,像冰雪笼罩着的阿拉斯加。绝望之中,我只好紧紧闭上眼睛,像一头濒死的海豹,坠入无边的冰冷与黑暗。

楚心兰 发表于 2021-6-7 13:38


全国甲卷

试题内容:
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在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我们过的节日如“五四”“七一”“八一”“十一”,我们唱的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读的作品如《为人民服务》《沁园春·雪》《荷花淀》《红岩》,我们景仰的革命烈士如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杨靖宇,我们学习的榜样如雷锋、焦裕禄、钱学森、黄大年,等等,都给予我们精神的滋养和激励。我们心中有阳光,我们脚下有力量。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

请结合材料,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全国乙卷

试题内容: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求,涉及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等。如汉代扬雄就曾以射箭为喻,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大意是,只要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再付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全国新高考Ⅰ卷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煦雯 发表于 2021-6-7 14:02

哈~有意思~
谁参加考试都不易,烧脑的事。

秋水翦瞳 发表于 2021-6-7 14:32

这是谁的脑瓜,这么会想

墨羽 发表于 2021-6-7 14:37

肯定不及格{:9005:}这是应试教育。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假如苏轼、金庸、鲁迅来参加高考……